返回

荣耀大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朝臣们的心思与李斯的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冬之月的月尾,咸阳城迎来了第一场降雪,并且雪势颇大。

    只是一夜间咸阳城便被落雪所包裹。

    到了天明时放眼望去,除了主要的干路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使得雄壮的咸阳城较往日多了一丝清冷。

    不过落雪的冷色调却并没能让上朝的一众重臣感到冰冷。

    反而因为九原传来的消息而感觉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

    于重是仅次于九卿的重臣,而这样一个重臣说杀便被杀掉。

    这不单单是于重一人的事,而是关乎到朝堂上所有重臣的事。

    这样的口子一开,今后说不得谁就会轮到与于重一样的下场。

    况且如果谁都凭着一道诏令,凭着赐予一把天子剑在常日对重臣随意治罪而杀。

    那还要御史大夫干什么,还要左右两相干什么。

    带着满腔的怒火与兔死狐悲,上朝的气氛自然比往常压抑了许多。

    不过能够参与朝会的人,没一个是简单的。

    尤其随着年纪的变大,虽然没有往昔的冲劲,但心思却都愈发老辣。

    宣泄愤怒的口子,该由典与御史大夫那两方的人去撕开。

    但被大多朝臣认为是宣泄愤怒的先锋典慈,也抱着同样这样的心思。

    死的是他下边的人,并且死的稀里糊涂不合规矩,这事该由御史那边给他一个交代。

    而刚刚接任御史大夫一职半年的远房宗室出身的嬴德,自然明白典慈与一众朝臣时不时投过来的目光是什么意思。

    但嬴德不准备开口,他虽然是宗室远亲,可再远也是宗室。

    天子剑是嬴政赐的,黄品又被收了假子入了宗室的族籍。

    单从私情这一块,他就没理由先提这个事情。

    于公上,黄品不但以监御史与主事月氏的身份将经过给传信过来。

    蒙恬与李信也都一样传信。

    两人虽然说辞上略微不同可意思都一样,就是于重自己取死。

    就这还没算完,典那帮家伙自己都没拧成一股绳。

    行人肥与下边的几十号人都在认罪策书上签名画押。

    更主要的是月氏王女同样传信,证实了月氏王庭有变,且认定是于重率先联络的月氏使臣。

    两侯一君再加一个外族王女与典自己人的说辞一致,眼下谁能驳斥的了。

    直接按律令样下走就是,真想有人拿这个说事,也要朝堂派人下去巡查回来才行。

    何况所有的传信与奏疏已经给嬴政与相府都呈上去,该做的已经都做了。

    接下来是该如何,他至多是跟着商议,吃饱了撑得才会主动牵头提这个事情。

    另外,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嬴德看得清清楚楚。

    他落得架到火上炙烤的境地,完全就是李斯这老货引出来的麻烦。

    而且于重上赶着送死,真要怪也同样是怪李斯。

    凭什么老匹夫惹出的祸端,却让他成棋子往上冲。

    这是既把他当傻子,又一点没将他放在眼里。

    况且黄品已经是宗室之人,两人的关系天生就要比旁人亲近。

    嬴德打定主意对这事闭口不谈,并且谁要借这个事情打压黄品,还准备第一个上去开喷。

    心思各异之下,随着议事接近尾声也没人提及于重之事,朝堂上压抑的气氛多出了一丝古怪与惊愕。

    直到谒者唱和询问还有没有时间奏报,见御史德依旧不吭声,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

    一众朝臣顾不得朝上礼仪,不但没有退出大殿,反而交头接耳起来。

    调赐心思自然不缺,见御史德这副样子,多少也能猜出些缘由。

    这让典慈又气又无奈。

    脸上的神色变换了一阵,趁着谒者唱喝退朝前,起身走到奏报之位,对高台上的嬴政躬身道:“臣有事要报。

    赶往九原的使团主事行人重被绞杀,既不符大秦律法律令,又没有人奏报此事。

    而朝中重臣死的如此不明不白且不闻不问,是御史德的失职。

    恳请陛下给典上下二百官吏一个公道的同时,对御史德进行责罚。”

    将下边一众大臣的表现尽收眼底的嬴政在看到典慈起身的那一刻,眼中就露出玩味的目光。

    当听到典慈的说辞居然不是直接对黄品弹劾,而是将矛头对准了御史德,嬴政忍不住脸上露出一丝古怪。

    不过这个神色一闪而逝,紧接着变得有些愠怒,随后又再次归于平静,让人看不出喜怒。

    “行人重乃朝堂上的重臣,罪死之事确实不小。”

    极为平静地回应一声典慈,嬴政将目光投向默不作声的李斯,“昨日御史德不但将传信呈给了朕,两相也同样得了抄份。

    慈卿惦念治下之死提此要求乃上官常情。

    是否至于治罪于御史与德卿,左相觉得妥否。”

    嬴政的话

第240章 朝臣们的心思与李斯的选择(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